无标题文档

天水市情报告——2022年第8期(总第106期)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  www.zgtsswdx.com 时间:2023-01-19 16:10:41 来源:中共天水市委党校

进一步提升天水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编者按: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报告针对我市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明确职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预防为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健全机制防范化解重点行业风险、加强保障提升执法专业化水平、细化责任明确新业态监管职责、创新模式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强化培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等对策建议,对我市创造稳定向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具有参考意义。现予刊发,供领导参阅。

 
  近年来,天水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安全生产管控,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安全生产存量风险尚未消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之新冠疫情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增量风险不断显现,稳中有忧、稳中有险,必须提前研判、加紧防范。
  一、天水市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体责任意识有待增强。有些企业过多地依赖政府安全生产督查检查,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自身风险隐患排查的主动性不够,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工作落得不实,一定程度上存在“政府热、企业冷,政府紧、企业松”的情况。
  (二)隐患排查治理不够深入。部分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进力度不大,排查整治不深入、不细致、不彻底,没有做到全覆盖。企业隐患自查自改不及时,许多问题隐患久拖不改、久拖不治,整改销号、闭环管理落实不到位。
  (三)重点领域风险仍然突出。道路交通领域事故多发,2021年以来,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占到总数的70%以上,较大事故全部集中在这个领域;建筑施工领域抢工期、赶进度现象较为普遍,安全风险快速上升;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消防等高危行业领域隐患治理不彻底,安全风险明显攀升。
  (四)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由于天水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尚未完成,安全监管执法体制不完善,安全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特别是有矿山、危化等专业背景的执法人员稀缺,专业素质、监管能力、装备水平还不能很好适应工作需要,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不高。
  (五)执法检查仍然存在“宽松软”。部分县区和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力度还不大、质量还不高,存在执法监管工作浮于表面,现场执法检查不严不细、不深不实,以及选择性执法、只检查不处罚、以责令整改替代行政处罚等“宽松软”问题。
  (六)新业态监管需进一步强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天水市电动自行车、玻璃栈道、密室逃脱、冰雪活动、网约车等新业态新产业的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监管职责交叉、责任不明,甚至推诿扯皮的现象,急需进一步明确新业态安全监管职责。
  (七)宣传教育深度广度不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安全生产法》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的持续性和针对性不强,社会知晓率和普及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没有覆盖到全体员工,培训的实用性不强。
  二、进一步提升天水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职责,切实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指导和督促企业制定符合实际、体现企业特点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证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全面推进落实企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进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确保高危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切实提高一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运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模式,激发企业健全自我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完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的相关规定,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二)预防为主,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深入推进专业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分级分类建立安全生产专家库,建立隐患“双重交办、双重督办”及考核评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数据库,强化重大事故隐患动态分析,对存在的重大隐患实行档案管理、警示约谈、挂牌整改、追踪督办。建立工作交流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观摩等方式和隐患告知、公告向企业员工大会或员工代表大会报告隐患整改情况等形式,督促企业落实隐患整改闭环机制。对发生重大事故或者每年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县区“开小灶”,进驻工作专班,精准开展督导帮扶。对思想认识不到位、整治措施不力、同类问题重复发生的,严肃追责问责。健全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机制,畅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受理、核实、查处等运行程序,落实举报奖励,保障举报人合法权益。
  (三)健全机制,防范化解重点行业风险。道路交通领域,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持续开展事故多发和安全隐患路段的排查治理,巩固提升县乡公路安全隐患治理成效,加快临水临崖、连续长陡下坡、急弯陡坡等隐患路段和危桥改造整治,严查严处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深化农村公路“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全面清理整治农村“马路市场”,深入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运输企业实施公示挂牌督办。严格落实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倒查问题和漏洞制度,坚决扭转道路交通生产安全事故占比居高不下的被动局面。建筑施工领域,依法严厉查处超越资质承包、违法转包分包等行为和违规加层、违规改造,深化高支模、深基坑及起重机械吊装及安装拆卸、脚手架安装及拆除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城市自建房和经营性自建房建设安全管理。非煤矿山领域,积极开展“打非治违”,重点打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超层越界开采、停产停工矿井违规复工复产等行为。实施天水市尾矿库总量控制,完善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在线监测系统,持续推动矿山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升级改造。危险化学品领域,全面推进天水市危险化学品专家指导服务,分级分类开展精准指导帮扶,加强化工安全发展源头管控,严防东部沿海地区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在天水落户。着力提升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实现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率100%。城镇燃气领域,深入开展天水市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突出抓好餐饮等燃气使用场所隐患排查,从严查处无证经营燃气特别是瓶装液化气违法行为。持续推动老旧住宅居民燃气立管改造和地下隐患管网改造,强化燃气泄漏报警器的应用和管理。消防安全领域,集中攻坚城镇高层建筑消防问题,持续加强医院、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群租房、老旧小区、易燃易爆、商业综合体、仓储物流、集贸市场等重点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加快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补足缺口,实现消防救援队伍建设与城镇化进程同步发展。
  (四)加强保障,着力提升执法专业化水平。健全天水市县两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厘清不同层级执法权限。切实落实“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求,按照不同安全风险等级企业数量,配齐配强市县监管执法力量,加快推进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确保有足够力量承担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任务。遴选或招录具有化工、矿山等专业学历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充实加强基层专业监管执法力量,确保具有安全生产相关学历、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数量不低于应急管理在职执法人员的75%。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加大行政执法人员培养力度,强化在职专业教育培训,提升行政执法专业化水平。充分利用天水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优势科教资源,建设一批专业化实训基地,系统组织开展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资格类、专业化教育培训。执法重心下移,着力解决基层安全监管执法力量薄弱和专业能力不足、执法不精准等问题。加强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作为特岗人员人身意外险和工伤保险全覆盖。推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和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车辆、装备的配备,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专业执法能力和保障水平。
  (五)细化责任,进一步明确新业态监管职责。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实施意见》,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个必须”要求,及时界定新业态新产业主管部门,填补安全监管行业空白,坚决杜绝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严防新业态领域出现监管盲区和漏洞。结合天水市新业态新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电动自行车,玻璃桥、玻璃栈道、玻璃滑道、高空秋千、悬崖秋千、彩虹滑道、高空索道等新兴旅游项目,以及剧本杀、密室逃脱、真人CS,体育健身、冰雪等活动,农家乐、外卖平台、校外托管,网约车、网络货运,城市商业综合体,校外培训机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和电力等新业态、职责交叉领域的安全监管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在明确安全监管职责的基础上,定期分析所属行业领域阶段性的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权责清单和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要进一步摸清新兴行业领域监管对象底数,建立台账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建立部门间长效协作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打破行业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互享。各级安委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督促指导各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针对履行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召开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共同协商研究,达成共识,确保安全生产监管无失控漏管对象。
  (六)创新模式,不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要强化精准执法,按照市县两级执法管理权限,确定各级执法管辖企业名单,明确执法重点企业和事项,针对事故暴露问题举一反三加强执法检查,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大呼隆”等粗放式执法检查。分类实施差异化精准执法,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多次违法违规、安全生产问题突出的企业,加大执法频次和力度。要深化专业执法,组织专家参与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着力解决安全隐患查不出、查不准的问题。创新监管执法方式,大力推行异地交叉执法检查,充分利用在线远程巡查、动态安全监测、电子封条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违法盗采、冒险作业等行为,对关停的矿山停止供电,派人现场盯守或巡查,严防明停暗采。要狠抓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处理,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要求,采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等执法措施,加大违法违规问题处理力度,坚决曝光一批重大安全隐患,惩治一批典型非法违法行为,取缔一批非法违法企业,关闭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格贯彻实施《刑法修正案(十一)》,加大危险作业等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对具有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要严格按照规定,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其他涉及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及时移交查办,提高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震慑力。
  (七)强化培训,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大力推动安全生产宣传“五进” (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活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主题宣教活动和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将安全生产知识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各行业部门干部职工常规教育培训。加强各级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专业培训,落实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定期轮训和考核制度。改进和完善安全培训考核体系,积极推广“互联网+”培训模式,实施培训考核全过程记录,提升能力素质,增强培训效果。加强全员覆盖的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完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强化事故警示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安全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先进集体和个人示范引领。积极开展群众性安全常识培训,将安全教育纳入公民法治和科学常识普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中,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课堂。积极推动、引导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安全文化体验场馆和安全文化基地建设,广泛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安全知识宣传、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营造人人关心安全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报告系第47期中青班课题研究报告《天水市安全生产形势浅析及对策研究》的成果。指导教师:巩志成。作者:屈明远,市应急管理局综合科科长;任自刚,市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

 

 

无标题文档
         版权所有:中共天水市委党校
         备案号: 陇ICP备17001240号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4号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岷山路60号
邮箱:tsdxbgshi@126.com
电话:0938-838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