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天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度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  www.zgtsswdx.com 时间:2018-11-06 08:37:21 来源:中共天水市委党校

各县(区)科技局,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
  2019年度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申报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天水市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天水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以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绿色环保、创新引领、开放带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科技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现就2019年度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原则
  2019年市级科技计划组织申报工作要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导向,紧扣全市经济社会重大需求,在重点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绿色生态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骨干企业、解决民生难题,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项目支持重点要突出企业主体,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化、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组织形式要突出协同创新,坚持产学研用结合;项目实施要突出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培育等绩效考核目标。
  2019年度市级科技计划体系按照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民生科技计划、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计划组织实施。坚持以下原则:
  (一)强化项目顶层设计。要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区域创新布局,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等重点方向,整合本地区、本单位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突出优势特色重点组织凝练申报项目。
  (二)严格项目遴选推荐。要按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要求,严格按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组织遴选和推荐优质项目,切实提高项目质量。
  (三)高度重视科研诚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在项目组织和遴选中关注项目申报单位、项目申报人的科研诚信,对于不符合诚信要求的项目不得组织推荐。
  (四)强化项目查新查重工作。加强新申报项目研究内容、负责人、承担单位与历史项目的查重力度,切实提高项目组织质量。
  (五)提升项目评价评审水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要求,实行科研项目分类评价,进一步规范参与项目评审专家行为,建立评审专家对评审意见终身负责的体制机制。强化项目管理风险防控和监管问效,建立“公平公正、权责明晰、行为规范、科学高效”的项目评审立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项目立项评审和管理运行水平。
  二、重点支持领域
  (一)工业科技领域:重点围绕培育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生态产业和人工智能新兴产业。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骨干,促进军民融合,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重点支持:1.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产业。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创新;研发高效节能变频电机、高效节能变压器、节能型中低压大容量变频器、高效节水设备、新能源装备、电工电器、数控机床的智能化水平。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加快发展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封装技术和晶圆级封装及应用;研发高端引线框架,设计开发高密集引线框架硬质合金模具等。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打造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药品等产业链,延伸发展中医药材种植深加工、医疗器械、保健品等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重点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系列电缆、列车专用信号数据电缆、有轨电车电缆、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电力电子器件用金属复合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改性材料研发。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直流接触器等新能源接触器、电动汽车专用直流接触器系列化产品、高压变频专用直流接触器系列化产品、光伏发电、光伏系统直流接触器系列化产品,加快研发推广高效节能、循环经济等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
  2.提升传统产业:数控机床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以数控化、精密化为重点的数控机床,加快研发通用机器人、专用机器人与高端数控机床集成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单元,为车间MES系统,数字化工厂提供设备级自动化及信息化软硬件应用平台。电器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研发智能开关柜、断路器、开关设备、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充气柜)、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充气柜)、高可靠性真空断路器;全智能型国产石油钻机电传动系统装置、新型交流接触器产品研发等。工程机械及专用设备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全液压与高气压履带式潜孔钻车,高转速气扳机,中药全自动制丸(粒)成套设备和微波提取、浓缩、干燥成套设备,微波逆流提取设备,微波等离子体镀膜设备,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专用特色产品。
  3.生态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围绕低碳节能、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加强对低碳、绿色、环保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研究开发。清洁生产产业。开展产品生态设计,逐步完善产品生态设计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清洁能源产业。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引进消化吸收成熟储能技术,加快充电桩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数据信息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创新融合,拓展网络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应用,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4.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智能元器件。加快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MEMS传感器、物联网变送器以及相关仪器仪表的研发生产。智能软件。大力推广工业软件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市场流通、售后服务、回收再制造等环节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人。大力推广工业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在装备制造、电工电气、轻工、建材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与推广。
  (二)农业科技领域。重点围绕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重点支持方向为农业种质资源创新、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现代食品加工及技术装备、畜禽重大疾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农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智慧农业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等。产业类项目要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益类项目要突出应用效果。
  重点支持:1.林果产业。雨养区果园覆盖保墒、集雨节灌、水肥耦合、果园自然灾害预防、病虫害防控、果园专用机械与轻简栽培、“畜沼果”生态果园和幼树早丰优质高效栽培、果品采后增值等技术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针对林木资源利用、新品种创制、生态系统修复等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2.蔬菜产业。集约化工厂化育苗、钢架大棚多层覆盖、一年多茬高产高效模式、田园清洁熟化还原、水肥一体化等蔬菜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研究推广;蔬菜机械的引进、研发和应用。
  3.畜牧产业。畜禽健康高效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现代养殖环境控制与废弃物处理技术、果畜结合产业示范、畜禽标准化和智能化饲养管理技术、人工种草、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4.种植业。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以及中药材在种质资源收集与优良基因挖掘利用、新品种选育、规模化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旱作栽培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机农艺融合等等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5.农产品加工与收储运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快速检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化配送、交易与收储运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6.农业生态及农村环保。农田土壤修复、农村饮水安全、农业节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及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三)民生科技领域。重点面向基层,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与应用示范,推动科技惠民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重点支持:1.生态保护领域。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染监测预警及防治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安全生产领域。重点支持安全生产重大事故与灾害防治、职业危害预防、公共安全监测监控等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
  3.防灾减灾领域。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研发和防灾减灾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制。
  4.食品安全领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等技术研发和应用。
  5.人口健康领域。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先进适用医疗康复器材的研发。
  6.中医中药领域。道地中药材种植质量标准、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的研发以及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7.社会管理领域。智慧城市及便民惠民公共服务技术、城镇低碳发展与节能减排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8.文化旅游领域。文物综合保护修复和数字化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化传承技术的研发。
  (四)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领域。
  重点支持:1.科技创新平台。面向行业、产业及区域技术创新需求,以科技服务机构、创新型企业、高校为重点,有效整合资源,进行共性技术的研发,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孵化、引进和培育高科技人才、转移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企业发展搭建服务平台,为行业及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支撑服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众创空间建设,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推动科技服务业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
  2.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重点支持:县(区)科技局提高和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和科技专业网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围绕精准脱贫,组织开展科技培训。
  (五)软科学专项。重点围绕推动脱贫攻坚、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等,紧盯天水市情,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重点支持:推进天水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研究;围绕推动脱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对策研究;围绕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区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研究;围绕绿色生态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对策研究;围绕培育发展壮大企业主体在政策支持保障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围绕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有关对策研究;围绕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科技服务等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开展对策研究;围绕深化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开展研究;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战略发展研究;区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对策研究;围绕加快推进科技人才引进培育使用的对策研究;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天水市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建设、重点领域、合作模式等体制机制及政策措施研究;围绕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多层次参与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研究。
  三、申报要求
  1.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单位应为在天水市域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其他性质单位(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学研联盟等组织申报的项目应在申报单位(依托单位)备注中说明。
  2.申报项目须紧密结合天水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符合本通知支持的技术领域或研究方向。申报项目要内容具体,目标明确并可考核,优先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项目,能形成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专有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项目执行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医疗卫生、软科学项目执行期为1年)
  3.申报单位应具有实施项目的基础和条件,自筹资金要落实,有健全的科研、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项目预算编制合理。
  4.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受理:
  (1)主要负责人正在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或逾期没有结题验收的项目;
  (2)主要负责人曾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违反项目资金使用规定,且未加整改的项目;
  (3)申报单位不具备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或科技服务能力,缺乏完成项目所必须的资金投入、人才条件、科研装备等基础的项目;
  (4)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项目;
  (5)同一项目在不同科技计划或不同申报渠道间重复申报的项目。
   5.属地化审核推荐上报。各县(区)科技局、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计划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和具体要求,遴选本行业、部门和本地区重点领域的重点技术需求组织项目。申报单位注册地在县区的项目由所在县(区)科技局审核推荐;市属单位申报项目,由其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民营企业申报项目由经开区管委会、农业园区管委会审核推荐;驻市省、部属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由上级主管单位或本单位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推荐。
  6. 2019年度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推荐工作在天水市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上运行(网址:http://www.gstskj.gov.cn/index.php),申报项目经推荐单位审核推荐,市科技局审核受理后,申报单位通过项目管理系统打印项目纸质申报书(申报书份数一般为1份),于网络申报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报市科技局各主管科室。
  四、申报时间
  2019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从2018年10月22日开始,申报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21日,逾期不再受理。
  五、联系方式   软科学专项     政策法规科    (0938)8211610 
 
 

 

 

无标题文档
         版权所有:中共天水市委党校
         备案号: 陇ICP备17001240号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254号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岷山路60号
邮箱:tsdxbgshi@126.com
电话:0938-8384728